自2019年4月1日起,市交投公司所轄昆明東繞城高速公路與建設銀行合作,在雙龍、兩面寺、阿拉、洛羊等收費站安裝的10臺掃碼支付設備正式投入運營,啟用掃碼支付通行費,全面進入了“掃碼時代”。
面對駕乘人員的出行需求,公路在銜接鄉愁、親情和追夢的過程中,聚焦安全、方便、溫馨,堅持創新服務,確保出行有序。此舉不僅惠及民生,更體現公路“人本”理念提升。
首先,收費掃碼支付是不忘“以駕乘人員為中心”的初心。近年來,隨著智能手機支付的普及,微信、支付寶、ETC等各種非現金支付方式應運而生。公路在服務駕乘人員出行中依托“科技智能+”服務,豐富信息化與智能化服務。截至4月15日,累計通過掃碼支付設備3600余次,日均240余次,支付通行費33.5萬余元。日均2.24萬余元。支付通行費約占日均現金通行費收入的4%,相較現金支付,每輛車可縮短約10秒的等待時間,大大提高車輛通行效率。這一看似科學技術與公路服務的簡單結合,背后實則蘊含的是公路心系人民,讓駕乘人員出行需求從走得了變為走得好、走得快的初心。
其次,收費掃碼支付是秉持“以人為本”的選擇。以人為本,就是聚焦服務核心,探索實現“以人為本”理念的崗位化、個性化,尊重、愛護駕乘人員,為駕乘人員排憂解難,傳遞東路出行動態、展現良好風貌。以人性化的公路出行服務標準為準繩,改變服務理念,創新服務方式,體現在安全、服務、品牌、人員、管理和經營等各個方面,是公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增強市場競爭力的迫切要求,也是社會對公路運輸的迫切需求。利用集成技術,對照一體化和現代化的標準,提升服務系統的集成度,有效解決了現金支付存在的找零繁瑣、造成車道擁堵及假鈔等安全風險問題,增強了車戶的出行體驗,大幅提升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,真正以人為本解決駕乘人員出行的各種問題。
再次,收費掃碼支付是對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”的踐行。技術對服務創新的影響是最核心的。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運用于公路行業,帶來的不僅是提高工作效率、改善服務質量,還衍生出新的創新機會,進而產生出相應的全新服務。與科技相匹配的是對人才的尊重,誠請相關技術領域的專家組成的專業技術團隊,培訓公路內部工作人員學習相應的知識結構、新技術、新理念,以適應公路行業快速高效優質發展的需求。對公路運輸而言,駕乘人員滿意是服務創新的關鍵動力,駕乘人員對出行的需求,比如安全性、便捷性等,在公路與駕乘人員需求的互動中,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更新換代,駕乘人員從被動信息的供應者逐步變成主動的共同創造者,最終實現“共贏”。
隨著微信、支付寶、ETC、無感支付等各種非現金支付方式的的興起,高速公路繳費變革也勢在必行。繞城高速公路收費掃碼支付,瞬間“圈粉”駕乘出行體驗,目前,繞城公司掃碼支付方式占通行費收入的比例仍處于較低水平,公司已經聯系合作方,在掃碼支付車道加裝宣傳板,利用微信、微博等媒介,加大宣傳力度,相信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,掃碼支付使用率將會逐步提升。